欢迎来到武汉曜华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常见问题 网站地图 语言选择: 中文 English

产品基本信息
上拍照太阳能组件EL缺陷检测仪
品牌:曜华激光
产品型号:YHEL-S2400
计量单位:
产品详情

上拍照太阳能组件EL缺陷检测仪

上拍照太阳能组件EL缺陷检测仪是一种基于电致发光原理、采用自上而下成像结构设计,用于对光伏组件施加电流后非接触式、快速高效地捕获其内部电池片发出的微弱近红外光图像,从而精准识别如隐裂、碎片、断栅、黑心、黑斑、烧结缺陷、工艺污染及PID衰减等各类影响组件性能和可靠性的内部缺陷的自动化光学检测设备。

产品特点

  • 核心功能:无损内部缺陷探测

  • 该设备利用电致发光(EL)原理,在暗室环境下对太阳能组件通入电流,使电池片发出近红外光。

  • 通过高灵敏度相机捕捉这种发光图像,直观显示电池片内部的微观缺陷,如隐裂、断栅、黑心、黑斑、碎片、烧结网纹、工艺污染、低效片等,这些是肉眼或常规检测难以发现的。

  • 关键特点:上照式设计

    • 区别于组件需要翻转或相机从下方拍摄的传统方式,“上照式” 指高分辨率相机位于被测组件正上方

    • 组件通常水平放置或微倾在检测平台上,相机自上而下拍摄。这种设计简化操作流程减少组件搬运和翻转,降低破损风险,更易于集成到自动化生产线。

  • 高精度与自动化集成

    • 配备高分辨率红外相机和精密光学镜头,确保图像清晰,能识别细微缺陷。

    • 通常集成精密运动平台(如XY轴或机械臂)实现组件的自动定位和扫描。

    • 配备电流源精确控制注入组件的电流大小和方向(正偏压用于EL成像)。

    • 内置图像处理软件能自动分析EL图像,识别、分类、标记缺陷,并生成检测报告。

  • 核心价值:提升质量与效率

    • 保障组件质量: 在生产过程(如层压前、后)或出厂前进行严格筛查,防止有缺陷的组件流入市场,确保产品性能和长期可靠性。

    • 优化生产工艺: 通过缺陷统计分析,追溯问题根源,指导改进电池片制造、焊接、层压等工艺环节。

    • 提高生产效率: 自动化检测速度快,减少人工依赖,满足生产线高速节拍要求,降低综合检测成本。

技术参数

项目 参数
型号规格 YHEL-S2400
适用工序 层压前、后组件缺陷检测
测试规格 单晶、多晶电池组件
相机类型 曜华专用相机
分辨率 EL:2400万/6000万像素
拍摄模式 单/多相机模式
灵敏度 可检测出裂纹宽度小于0.03mm
有效测试面积 2600*1500mm
稳压电源 60V/20A
图像采集时间 1~60s(可调)
电源 220V/50HZ
设备尺寸 2900×1940×1155mm

产品应用

  • 1、产线质量控制: 在光伏组件生产线上进行在线或离线检测。用于组件下线后全检或抽检,快速发现电池片隐裂、碎片、断栅、虚焊、黑芯、黑边、工艺污染等内部缺陷,确保出厂组件质量符合标准。

  • 2、实验室研发与工艺优化: 在研发实验室中,用于评估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如新型电池技术、不同焊接方式、不同封装材料)对组件可靠性和性能的影响。通过EL图像对比分析,为工艺改进和产品设计优化提供关键依据。

  • 3、电站建设前到货验收: 在光伏电站安装,对运输到现场的组件进行开箱抽检或全检。用于鉴别运输或搬运过程中造成的隐裂、破损等损伤,验证组件功率和品质是否符合合同要求,保障电站基础质量,避免劣质组件上墙/上架。

  • 4、电站运维与故障诊断: 在光伏电站运行,用于定期巡检或故障定位。通过EL检测可以发现运行中产生的热斑、PID衰减、隐裂扩展、焊接老化、二极管失效等缺陷,精准定位问题组件,指导维护和更换,提升电站发电效率、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注意事项

  • 1. 严格暗室环境保障:必须确保检测环境全暗(如暗房或密闭检测舱),任何外部光源(包括红光灯)会干扰EL成像。暗室门密封性需定期检查,避免漏光导致图像噪点增多。

  • 2. 组件放置规范:待测组件必须与检测平台完全贴合,悬空或倾斜会导致成像模糊、边缘失真。组件表面需清洁无遮挡(如灰尘、遮挡物),避免误判为缺陷。

  • 3. 安全防护措施:组件通电风险:EL检测需对组件施加电压(通常40~60V),操作人员需佩戴绝缘手套,设备接地必须可靠。机械防护:自动传输型设备运行时,禁止肢体进入运动部件区域(如滚轮、机械臂)。

  • 4. 设备光学系统维护:相机镜头与红外滤镜需定期清洁(使用专业无尘布和清洁剂),指纹或灰尘会降低成像清晰度。

  • 5. 参数适配与校准:电流/电压参数需根据组件类型(单晶/多晶/薄膜)和功率动态调整,过高电压可能损坏电池片,过低则无法激发发光。定期用标准校准板校验设备,确保缺陷识别准确性(如隐裂尺寸测量误差≤0.03mm)。

  • 6. 环境温湿度控制:工作温度建议10~30℃,温度过高可能导致设备过热停机,过低则影响相机灵敏度。湿度需控制在30%~70%,避免冷凝水汽附着镜头或引发电路短路。避免碰撞相机支架,防止镜头焦距偏移影响成像精度。